第八世康祖仁波切敦舉尼瑪(西元1931至1980年),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他是竹巴噶舉傳承在印度其中一位主要復興者,熟悉傳統的唐卡繪畫藝術,禮儀舞蹈,藏醫藏藥,傳統木工和金屬工藝品。
第八世康祖仁波切
怙主康祖仁波切與怙主阿帝仁波切是竹巴噶舉傳承主要持有者,他們都是從第八世竹巴穹恭仁波切獲得竹巴噶舉的傳承。正如所有前輩的轉世一樣,每一世康祖仁波切的傳承主要都是接受德千穹闊寺的夏仲(竹巴穹恭仁波切)或是竹巴永津仁波切的教法傳授與教導。
1960年代初,在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教育委員會為表彰他的學術地位,任命他成為西藏難民兒童學校教科書委員會的成員。
在1969年第八世康祖仁波切重新在北印度的札西炯建立自己的主要的寺院-康巴嘎(Khampagar)寺。札西炯意義為吉祥谷,它位於歷史上北印度的聖地,被稱為雅蓮吉域(Ngalen Gyi Yul)。當初康祖仁波切造訪札西炯時,他觀見寂靜與忿怒的文殊菩薩圍繞在札西炯及其周邊地區形成文殊菩薩身、語、意與事業的壇城,因此決定將康巴嘎(Khampagar)寺重建於此。位於札西炯的康巴嘎(Khampagar)寺院因其證悟者(Togdens)和瑜珈士而聞名。證悟者是藉由那若巴六瑜珈與大手印禪修的修習達到心的本質的高度證悟。
第八世康祖仁波切敦舉尼瑪剛抵達印度所拍攝的照片,
隨行的有他的主要隨從與曲雷、索巴、唐秋與安江瑜珈士和九位他的僧侶。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噶舉巴以禪定功夫聞名於世,尤其是竹巴噶舉。
圖中的瑜珈士都閉關30年以上,他們全都是怙主第八世康祖仁波切的弟子。
康祖仁波切後來應邀前往以金剛乘為國教的不丹王國傳法,他成為西藏首位掌握黃色圍巾的金剛上師。不丹國王請求康祖仁波切領導整個不丹的竹巴噶舉。他造訪許多聖地,在不丹的許多地區給予灌頂和教法,包括應辛布的札西丘宗(Thimphu Tashi Choedzong)所請求給予的金剛鬘(Dorje Trenba)大灌頂。辛布的札西丘宗是尊貴的不丹國師傑堪布所駐錫的竹巴噶舉主要寺院。
頂果欽哲仁波切與康祖仁波切
在康祖仁波切最後一次訪問不丹時,他應信徒的請求給予許多的灌頂與教授。由於我們善業不足的緣故,我們無法見到仁波切長壽,康祖仁波切在通薩宗(Trongsa Dzong)(不丹最大的寺院)完成許多灌頂法會之後,以49歲之齡示寂。灌頂法會大概在晚間8點的時候結束,之後進行晚餐。大約在晚間11點鐘時,仁波切告訴他的侍者他覺得不適,然後很快地在凌晨12時15分的時候圓寂。竹巴穹恭仁波切一直到最後一刻都隨侍在康祖仁波切身旁,並且在這之前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來接受康祖仁波切所傳授最重要的竹巴噶舉傳承教法。
康祖仁波切留下了7冊的著作和三卷在定觀中所得到的令.格薩爾王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