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頌根本頌由傑尊竹巴穹恭仁波切在2019年開示,仁波切開示內容非常廣大,分四講完成,為了便於閱讀,故分為九十八個單元刊出。


佛子行三十七頌

根本頌│無著賢菩薩

傑尊竹巴穹恭仁波切 開示

穹恭編輯組整理

  1.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怎樣的一部論典?

  2. 論典名稱的內涵

  3. 論典的開頭為何要用梵文?

  4. 頂禮具足勝義諦和世俗諦的勝師

  5. 上師善知識是佛陀色身的顯現

  6. 初學者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道路

  7. 正文中的前行部分

  8. 如何思維暇滿人身

  9. 透過聞思,進行修持

  10. 盡力避免在心中生起貪嗔

  11. 遇到惡環境時候應趕快捨棄

  12. 不斷捨貪嗔,會產生障礙

  13. 應該依止寂靜處

  14. 瞭解身語意三方面的寂靜

  15. 捨棄對於今生的貪著

  16. 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

  17. 遠離惡友

  18. 依止善友會增長我們的功德

  19. 得到上師的教授是最好的

  20. 何為教法與證法?

  21. 透過論述學習佛陀教言的內容和旨趣

  22. 應該怎樣理解佛法?

  23. 皈依的重要性

  24. 天神龍王無法讓我們徹底離苦

  25. 佛陀的功德特色

  26. 佛寶總攝三寶

  27. 什麼是最究竟的皈依?

  28. 佛教跟其他宗教的差別之處

  29. 若行不善業,引入三惡道

  30. 三惡道是怎樣產生的?

  31. 一切皆由業所生

  32. 與其親見本尊,不如深信因果更為殊勝

  33. 不重視因果,會產生各種障礙

  34. 相比瞭解空性,深信因果更為殊勝

  35. 世間沒有所謂的安樂

  36. 何為出離心?

  37. 各派講述出離心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38. 發菩提心要生起什麼樣的心念?

  39. 何為大悲心?

  40. 大悲心就像萬用的藥方

  41. 如何判斷自己修的好不好?

  42. 佛法修持的關鍵

  43. 菩提心觀修的方式

  44. 生起菩提心的功德

  45. 何為菩提心?

  46. 菩提心的特質是什麼?

  47. 藉由世俗菩提心而生起勝義菩提心

  48. 初學者練習觀修菩提心的方式

  49. 三乘所用的解決煩惱的方式

  50. 下乘的法是作為上乘的基礎

  51. 轉化煩惱的方式

  52. 用另外一種思維方式去看待煩惱

  53. 大乘轉化心念的修心方法

  54. 一切行為以詞語來落實

  55. 面對煩惱逆境時的修心方式

  56. 一切接受業報的都觀於自身

  57. 於一切觀想巨大恩

  58. 六類一味的行持

  59. 惡緣是自己的善知識

  60. 自他交換是佛子行

  61. 如何對待奪取自己財物的人?

  62. 然以悲心將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63. 如何對待惡語的中傷

  64. 揭露吾過出惡語,於彼亦作上師想

  65. 了知念頭的空性,讓它們安住在寬坦的心境中

  66. 障礙過失都是由無明造業所產生

  67. 聞法時要避免三種過失

  68. 聞法時應遠離六種垢染

  69. 如何來做自他交換的練習

  70. 重視其他有情勝於自己

  71. 勝義菩提心的觀修

  72. 求不得轉為道用

  73. 生起菩提心的基礎

  74. 轉痛苦、惡名、責罵為道用(1)

  75. 轉痛苦、惡名、責罵為道用(2)

  76. 當人生處於低谷,該如何轉為道用

  77. 遠離傲慢是佛子行

  78. 生起慈悲的軍隊,降服嗔恨的煩惱

  79. 嗔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80. 貪慾是菩薩道修持的障礙

  81. 一切境現唯心造,心性本來離戲邊

  82. 顯密觀修的差別

  83. 佛陀、菩薩、凡夫在二諦中的不同狀態

  84. 如何觀修悅意和痛苦的對境

  85. 不圖報異熟果,慷慨佈施

  86. 捨棄執著的心念,才是真正的佈施

  87. 重視持戒要重於佈施

  88. 持戒的本質

  89. 忍辱是對治我們心中的憤怒

  90. 應該生起一顆精進心

  91. 當知止觀雙運理,以此摧毀諸煩惱

  92. 以三輪體空的方式來修持當下的方便法

  93. 觀察己過,不議他過

  94. 根除貪執,杜絕粗語

  95. 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剷除佛子行

  96. 時刻維持覺知

  97. 要將所行善業做回向

  98.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