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忍辱波羅蜜多:

於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損害如寶藏,

故於諸眾無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這偈頌講到的是安忍的部分:
忍辱是對治我們心中的憤怒,當憤怒生起的時候,透過修持安忍的方式去對治它。就像之前所講,《入菩薩行論》中有提到:煩惱之中沒有比嗔恨心的禍患更為大的,苦行之中沒有比行安忍更為難的。所以菩薩要對治心中的煩惱,首先要能夠做到安忍,這是佛子的行為。

在忍辱或者安忍上面,主要有三種忍:
第一,是對於他人的傷害能夠忍受,這是怨憎害忍,就是別人對我們的怨恨以及傷害,我們能夠安忍下來;

第二,是對於我們所承受的逆境和所產生的痛苦也能夠忍,這是第二種忍;

第三,是對於甚深的法義,我們不會產生膽怯或者是畏懼,要有這種能夠接受甚深法的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