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樹菩薩所作的《中觀根本慧論》裡面有說到能夠以我們的明智而去了知空性,但是更難得之處是能夠深信因果。就是說對於空性來講,我們可以透過現量和比量這兩種方式來認識它。現量是你直接了悟空性。比量是通過自己的思維邏輯去分析判斷,然後能夠知道一切法本質上是為空性。這種空性的道理通過理智也是可以獲得理解的。

可是,相比去瞭解、去接觸空性,更難得之處是在於我們能夠深信因果。這是為何呢?因為我們要達到全然的開悟或者解脫,是通過什麼方式呢?大手印的教授裡面說:要具有對上師的殷切祈請和累積自己的資糧,在這種因緣匯聚之下,我們可以產生證悟。這種匯聚其實就是因果,通過這種因果我們才能夠達到我們所希求的解脫與成佛。因此,如果我們對於因果不去重視的話,那我們所希求的果就不會產生。所以,相對於空性的道理來說,不論是龍樹菩薩或者是寂天菩薩,他們都認為深信因果是更為難得、更為殊勝的。

過去就有這樣的一個閉關者,他在閉關的時候,關房裡面進來了一隻老鼠。因為他不想讓這隻老鼠在關房裡面,所以就動手殺了這隻老鼠。他在殺老鼠的時候,唸著《心經》的內容 「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一切皆為空性,讓它回歸空性,這樣的意思。因為他對空性有所瞭解,可是他的行為卻不重視因果,所以造了這個惡業,將來必定要承受相應的果報。

蓮花生大士教導我們說:即便我們的見地像天空一樣的高,但是我們的行為要符合因果。所以,在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相比去瞭解空性,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對於因果的謹慎。

第八偈

佛說難忍惡趣苦,皆為惡業之果報,

是故縱遇生命難,永不造罪佛子行。

關於這部分,先引申到這裡。這一偈頌總的意思我們要去理解,就是告訴我們要深信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