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於佛身、語、意的修止方式

對於從未嘗試過禪修的初學者,初學等持時(修定)也稱為持心(意思是把握內心),心專注、寂止、不散亂是前提,所以開始時需要一個動機和想法,就是我不應該散亂,不散亂的前提是正念,但對於初學者很容易失去正念,因此很容易散亂,有些人可能連什麼時候散亂都不知道,失去正念的情形是非常普遍的,也有人知道自己散亂了,但也是之後才發現。因此在初學修持時需要一個目標物讓心專注(這樣比較容易)。

修寂止有兩種:一種是有所依的寂止,一種是無所依的寂止,練習久了才有無有特定方向(無所依)的禪修,對於初學者先要有一個所依,通過所依物來使心專注。當然最重要的是要修無所依的寂止,有所依是針對初入門的初學者,但也不是所有人入門都要學習和通過有所依的方式入門,重點是無所依的修法,也沒有必須通過有所依才能進入無所依這樣的說法,重點是善巧,順應不同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

有所依的修止有依照佛身、佛語、佛意三種方式。以下所說都是初學者或從未練習過禪修,心從未嘗試過安住的修持方式。


依於佛身的方式

依於佛身的方式為,在面前放一尊佛像(唐卡或者立體的佛像都可以),不需要清楚的去想佛像的各個細節、以及各種珍寶莊嚴代表什麼意思,只是眼睛專注的看著佛像,心不散亂,讓心安住在佛像上面,這樣是依於佛身而修的止。選擇佛像而不是其他的像有益於累積功德。如果沒有佛像或者唐卡,也可觀想,如一尊金色釋迦牟尼佛在前方,只是觀想佛的形象,然後專注其中,不需要延展去想細節等。


依於佛語的方式

依於佛語的方式為,觀想一個白色的月輪上有一個種子字「吽」(代表一切諸佛)或者種子字「阿」字,專注於種子字上,這是依於佛語修止的方式。觀想種子字的大小根據自己的心的方便來做,大的可以觀想如須彌山一樣大,也可觀想為一個人的大小、最小可以觀想為黃豆或者頭髮絲那麼細微的種子都可以,能夠讓心專注的是最重要的。


依於佛意的方式

依於佛意的方式為,觀想對面虛空有一個明點,如蛋狀,表面是晶瑩剔透散發出五色光彩,然後專注在明點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人是通過這種特殊的所依物(目標物)來讓自己的心安住,對這些人上面所講的寂止的方式是有幫助的,但大手印的正行是要安住在的心的本性中,這需要通過帝洛六法的方式,而非通過所依物這種方式。所依物是為了那些可能連心的平靜安住都做不到的人而言而採用的方式,因為不能保持心的平靜安住,因此需要有一個前行的功夫使心能夠專一專注下來,所以講了所依物寂止的方式(並非正行禪修)。